走进Rinko林姵铃的工作室,就像走进一个安静而温暖的心灵角落。柔和的灯光洒在铺满地面的地毯上,每一块都仿佛是一幅未完的故事,等待人们用心去触碰、去感受。每一根纤维、每一种颜色,都藏着Rinko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。她相信,艺术不仅是视觉的享受,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,能够穿透时间与空间,直抵内心深处。没有复杂的规则,也没有所谓“正确”的答案,每个人都可以透过色彩和纹理,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。
Rinko与艺术的缘分,源于她内心深处的自我疗愈。在年幼时失去双亲后,她长时间与孤独为伴,也很难找到一个可以表达自己的方式。那段日子里,素描和涂鸦成了她的避风港。每当她感到难以言说的情绪涌上心头,她就会拿起画笔,在纸上自由地涂抹。
“我记得那时候,我喜欢在一张大纸上随意地画,完全不需要考虑好不好看。”Rinko回忆道。那些看似凌乱的线条和色块,逐渐成为她情感的日记。某天,当她回头翻看这些画作时,才惊讶地发现,自己的画风已经发生了变化 —— 颜色变得更加明亮,线条也更加流畅,仿佛她内心深处的负担正在一点一点地被释放。
除了画笔,Rinko对地毯也有着特别的情感。在她看来,地毯不仅仅是家居装饰,更像是一种温暖的象征,能够将冰冷的空间转化为舒适的角落。于是,她开始尝试自己设计地毯,把那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,细腻地编织进每一根纤维里。
疫情期间,Rinko回到马来西亚,目睹许多人在情感上的挣扎和压力。她开始思考:艺术不该只是视觉上的美感,它还能做些什么?她深入研究色彩疗法和振动能量,发现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独特的频率,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,甚至带来内心的平静。
去年,Rinko在吉隆坡举办了她的首场个人展览。她坦言,那时她既兴奋又紧张,不确定人们是否能真正理解她的作品。然而,展览的反馈让她感到意外和感动。许多参观者分享道,在展览空间里,他们找到了久违的平静。有些人被色彩触动,有些人则在柔和的空间氛围中感到安心。
“那次展览让我明白,我的作品不仅仅是地毯或艺术品,而是一个让人们停下来、感受自己内心世界的空间。”Rinko说道。
与其他疗愈方式不同,艺术疗愈并不依赖语言或复杂的分析。它更像是一场直觉的对话,让人们透过颜色、线条和材质,触碰内心最柔软的部分。在她的工作室里,每个人都被鼓励放下对“艺术天赋”的执念,也不必担心作品是否完美。Rinko更在意的是过程 —— 那种无压力、无评判的自由创作状态。每一笔、每一种颜色的选择,都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情感。
用色彩与纹理对话
疗愈,不是一个终点,而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。它并不是要消除过去的伤痕,而是学会与它们共存,理解它们存在的意义,然后温柔地放下它们。
Rinko解释道,“艺术就像一个温柔而坚定的提醒,告诉我们停下来,感受当下,重新与自己的内心连接。”
工作室里,Rinko常常引导来访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呼吸练习,帮助他们平静思绪,放下外界的纷扰,专注于当下的感受。有一次,一位音乐家来到后,静静地看着她设计的地毯;慢慢地,他开始发现,某块地毯与他创作的一首音乐作品之间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。这一刻,他仿佛重新感受到了内心的某种共鸣。
这个小小的瞬间让Rinko更加坚定,艺术不仅是外在的表达,更是一种与自己灵魂深处交流的方式。这种静默而深刻的连接,往往能触动人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。
艺术,其实离你不远
“艺术不在于你懂多少,也不在于你是否有天赋。重要的是,敢于迈出第一步,放下那些对‘完美’的执念,专注于你在创作时的感觉。”Rinko温柔地说道。
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,让更多人看到,艺术并非遥不可及。它是一种简单而有力量的工具,能够引导我们穿越内心的迷雾,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和力量。
每一幅画、每一块地毯,都是一个温暖的邀请:停下来,感受当下,听一听内心的声音。
TEXT: HSIN YI
PHOTOS BY RINK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