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,每天过着忙碌的生活,却感觉越来越疲惫。许多事情都让自己感到「心有余而力不足」,导致更多的焦虑。下班后,看着堆放在房间里的杂物,想扔却又不舍;面对已经谈了几年的感情,明知不合适,却不舍得放下付出的时间和精力… 许多人都陷入拖延的循环,问题没有解决,反而加深烦恼,内心得不到解脱。
试想一下,在混乱的家居空间里费力寻找喜欢的东西,却怎么都找不到?就像实体杂物占据家里空间一样,精神层面的杂物也会占据大脑空间,使我们无法保持清晰的思路和思考空间,也就难以专注于重要的人生目标。
#精神大扫除
精神层面的杂物,对我们的专注能力有着负面的影响,不仅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,甚至在与亲人相处的时光中,也可能无法全身心地投入享受。若这种情况长时间持续,我们不但难以明确生活目标,还会失去分辨事物重要性的能力,导致生活缺乏满足感。
为了避免陷入这种困境,我们需要养成精神大扫除的习惯,审视并过滤大脑中存在的「杂物」,摒弃不必要或不理想的念头,并整顿思维过程。在这过程中,我们还可以学会释放情绪包袱,接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,并感受到知足和快乐,有助维护情绪健康。
正如山下英子所说:「断舍离不仅仅是整理,更是人生智慧的实践。」 刚开始进行断舍离可能会有一些困难,因为我们陷入了习惯的怪圈,但如果想要摆脱这种状态,需要慢慢尝试,积极改变,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。
#减轻头脑负担 沉淀想法情绪
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曾经历过失眠,明明身体已经很疲惫,脑子却异常清醒,无法自控地涌现各种想法,越想越难入眠。实际上,失眠的主要原因在于大脑中存在太多废弃物。
摆脱杂念,解开心理包袱,就是精神层面的「断舍离」。
对大脑空间进行「断舍离」并不是迫使自己将脑袋清空,而是容许想法和情绪自然沉淀,不要让它们充斥整个脑海,模糊自己的视角。许多人习惯于胡思乱想,任由这些想法滋生更多想法和负面情绪,结果雪上加霜,难以收拾,也加重了内心的压力。
这时候就应该停下脚步,给自己一段时间休息,不必每天回应那些不间断的信息,更不要因为工作而焦虑。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,像是观看演唱会、踏上旅行、进行健身活动、安静地阅读一整天,或是和几位朋友畅聊天地。当然,也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做,按照自己最舒适的状态生活。
待心情好转,大脑就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,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,整个人的状态也会变得更好。
#学习说不 学会婉拒
断舍离同样适用于繁琐的社交场合。如果日程表排得太满,就要学会拒绝,并非所有的邀请和活动都需要亲自参与,学会巧妙地婉拒,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,更好地享受生活。
要实现「迎新」,也就是迎接更好的精神健康和更好的自己,就必须「弃旧」,对旧的事情说不。适度地拒绝那些重复的社交应酬或聚会,特别是每次相聚都涉及相同的话题而让人感到沉闷的情况。可以考虑结交新朋友、探索新地方、尝试新活动,以及培养新兴趣爱好等,对新的人和事物保持好奇心,有助保持思维的「新鲜度」,也能够放松身心。
实际上,生活就是如此,越是复杂,心理负担越重,而越是简单,心情就越明朗。
舍弃那些不必要的事物,定期清理自己的思维空间,这样我们才能学会接纳新的事物,让生活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。